“风在吼,沙在叫,黄河断流了,黄河断流了。河东山岗万丈焦,河西河北森林砍了,万山丛中水土流失真不妙,母亲之河欲哭无泪憔悴了。挥起铁镐钢锹,快快植树种草。保卫家乡,保卫黄河,保卫华北,保卫全中国!”
去年“一二·九”那天,北京师范大学校园中传出振聋发聩的歌声,上千名师生唱了一遍《保卫黄河》后,又唱起我填写的这首《新保卫黄河》。
黄河,这条奔涌150万年,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,如今却几近枯竭,断流频频,眼看着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。去年我去陕北路过晋陕交界的黄河,面对污浊、疲惫的河水,我的心在流泪。当时,自然之友副会长杨东平建议我填写一首《新保卫黄河》,于是,我便以对这条母亲河的眷恋与惋惜之情一挥而就。杨东平看后不仅著文引用,还热情推广,这才有大学生合唱的那一幕。
环境教育,要从娃娃做起。我们小时候不仅缺少这一课,甚至常说一些有碍自然保护的歌谣,例如妇孺皆知的拍手歌,就有“你拍五,我拍五,哥俩上山打老虎”一类的过时词句。于是我为孩子们编写了一首《环保拍手歌》:
你拍一,我拍一,地球妈妈穿花衣。
你拍二,我拍二,人与动物好伙伴。
你拍三,我拍三,爱国爱家爱自然。
你拍四,我拍四,争当绿色小卫士。
你拍五,我拍五,减少污染靠你我。
你拍六,我拍六,勤俭节约人长寿。
你拍七,我拍七,生命之树要珍惜。
你拍八,我拍八,滥杀生灵是自杀。
你拍九,我拍九,青山常绿水长有。
你拍十,我拍十,保护环境千秋事。
显然,这首拍手歌在语言风格、词句选用上都有不理想之处。尽管这样,几个小学生还是唱着它上了电视。我期望以此抛砖引玉,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士为少年儿童编写出更多的环保诗歌。
“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态哲学。可是,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,人们面对自然之物却视而不见,充而不闻了。“荒野”以其独到的多样性,自育性,作为生命的温床而存在,可是,现代文明却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否定着荒野的价值。我曾以一首《荒野的自白》,托物言志,讴歌自然:
没有尘世的喧嚣华丽,
没有耕田的整齐划一,
满目乱树杂草,四季演替,
盈耳鸟语虫鸣,昼夜有序,
这就是我,荒野地。
我丰富的内涵被视为良莠不齐,
我勃发的生机被谬称疏于管理。
物欲凡俗之心,谈何野趣天成,
功利是故之眼,不见美感灵气,
这就是我,荒野地。
纯朴的外表,和平的心境,
一块神圣的处女地
如果说“荒野”(Wilderness)的概念对公众过于超然,那“湿地”(Wetland)一词则不应再鲜为人知了。去年江河洪涝、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有二:一是上游森林被过伐,水土流失,二是下游湖沼被过垦,湿地缩减。今年的国际湿地日(2月2日)有多家媒体介绍湿地,令人欣慰。但对湿地的解释常常偏于抽象,我便以一首通俗的小诗《湿地的礼赞》将湿地的功能表现如下:
湿地是一掬活水
湿地是大地之肾
湿地是饮水之源
湿地可缓解旱涝
湿地可供鱼虾柴薪
湿地是鸟兽爬虫之家
湿地是观光胜地
……
湿地不是废地
所以,你若破坏湿地
就会害了自己
请留住这汪活水
请爱惜生命之地
保护湿地
等于保护你的园邸
有人赞叹说,在美国一些自然保护区,游人进入之前要接受教育和进行宣誓。这种环境教育的方式我也已实践了三年。在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北京麋鹿苑门口,你会看到我为青少年写的《保护自然誓言》:
(领):为使地球生命繁荣灿烂
为使子孙后代长治久安
为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
为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
我们,作为自然保护的使者
拯救生灵的卫士
将以我们的力量,才智和爱心,
(齐):还河流以清澈,还山川以绿色,
还土地以生机,还天空以蔚蓝,
同在蓝天下,保护大自然!
同在蓝天下,共享大自然!
(领):为了森林,为了碧水,
为了大地,为了蓝天……
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灵
(齐):同在蓝天下,保护大自然!
同在蓝天下,共享大自然!
每一次春游秋游,每一批冬令营夏令营,无论是小学生,中学生,甚至大学生,无论是成百上千,或是十人八人,作为开营式的例行程序,大家都齐诵这首保护自然誓言。每逢此刻,我总被深深地感动。